秭归县是首批全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100个示范县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的要求,结合柑橘产业发展细化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情况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秭归特色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模式,多次受到上级检查组的好评,并在全国召开的专题会议上典型经验交流。
一是探索畜禽粪污分类处理技术,在建立山区“果-沼-畜”模式有突破。在项目实施中,我县支持206个养殖大户建设沼液存储池10547.5立方米,28个畜牧实施主体建设异位生物发酵床6152.5平方米,规范养殖场干湿分离、水污分流,实行粪污分类处置;配备沼液抽排车4辆,组建了茅坪镇水梅杨沼气专业合作社开展运输施用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确保沼液配送到池;开展沼液三级过滤设备试点5家,示范过滤沼液通过管道施用到田,有效解决了我县养殖户多而分散,柑橘种植基地与养殖基地分离对接的难题。
二是推广果园种植绿肥技术,在打牢“绿肥+”模式上有突破。果园种植绿肥是果园增加有机肥措施中投资少、见效快、管长远的技术,是柑橘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基础。2017年安排90万元重点推广果园种植光叶苕子绿肥6万亩,示范区全年减少使用化学除草剂15吨,减少除草用工12万个;大力引进示范二月兰、波斯菊和鼠茅草等绿肥新品种,在项目实施区开展示范,覆盖杂草的时间更长效果更好,更能实现全年绿肥覆盖、以草抑草、培肥地力、减肥减药的目标。
三是巩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在普及“有机肥+配方肥”模式上有突破。全县共检测土样1.6万多个,建成的3家智能配肥中心可根据数据库测土结果生成的配方进行配方施肥生产,实现了全县测土配方施肥到田;在项目建设中示范有机质达标补贴1500亩,发放1081吨有机肥示范5000亩,带动全县普及有机肥+配方肥模式,减少化肥用量。通过对8个项目实施主体施用有机肥前后采取土样检测分析,有机质平均提高了6.91g/kg,在原有基础了平均提高了30.87%。超过项目设置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5%以上的目标。
四是完善水肥一体化系统,在示范山区“水+肥”模式有突破。引进上海华维节水灌溉公司落户秭归,建立了山区自重力和加压结合的灌溉施肥系统,配套自动控制、过滤系统、配肥系统、田间管网,实现了水肥结合精准施肥;安排270万元建设滴灌设施1800亩,实行先建后补的形式,每亩补贴1500元,撬动了民间资本的投入,提升了果园现代农业设备水平。通过我县水肥一体化示范区与配方肥区对比,每亩减少肥料用量40%、减少用工90%、产量增产1390公斤,实现节本增效3700元以上,并且树体长势健壮,没有缺素症,效果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