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10月31日消息(记者冯烁 凌姝)今年6月,阿里巴巴对外发布未来农场计划,表示将在三年时间内,在全球建立包括水稻、棉花、脐橙等9大类作物的首批示范基地,应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农业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未来农场里关于农业的未来想象,又是如何实现的?带着这样的疑问,央广记者走进国内首个未来农场,从一枚小小的脐橙直观感受智慧农业的步伐。
金秋时节,湖北省秭归县水田坝乡处处飘着脐橙的香气。今年62岁的胡学关看着自家果园里金灿灿的果子笑开了花,这个时节正是施肥摘果的关键时期,往年,胡师傅必须雇上三两个劳力帮工,但今年果园里却格外安静。
仔细端详果树下方,一条条黑色的滴灌管正将细小的水流滴入土壤,而一大片果树中,最显眼的是一根白色笔挺的摄像头,它还有个更通俗的名字——电子稻草人。
阿里巴巴未来农场秭归脐橙项目负责人张自由告诉记者,除了抓取摄像,它还能感应温湿度、光照强度、大气压,而田间气象站则可感知风向、雨量、风速、土壤墒情。
在秭归的500亩未来农场果园中,借由三台电子稻草人和一台田间气象站,未来农场的数据监测系统就能实时掌握农作物的实时信息,像农场的“眼睛”一样为水分肥料施放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今年7月,阿里巴巴未来农场的引入,秭归县水田坝乡首期的500亩脐橙已经实现了从种植到销售全链路的智能化与数据化。张自由表示:“我们会对种植生产端有一个智慧农业管理中心,通过这样一个系统可以准确获取田间种植管理过程中各种重要的参数数据,这种数据一方面用于农事操作的指导和参照,同时随着数据的积累,可以指导未来我们再做更优化、更精准的农事作业做相应的参考和分析,以达到未来农场的农业一定是智慧化和智慧化的方向发展。”
据了解,包括秭归脐橙在内,阿里巴巴未来农场在全国已经落地9处,而秭归脐橙将成为首个上线的未来农场产品,这里即将丰收的300万斤脐橙,将首次亮相天猫双十一进入城市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