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记者走进马灌镇龙肖村的桑葚园,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虽然桑葚采摘期已经结束,但200亩桑树依旧葱葱郁郁。绿绿的桑树不仅圆了当地村民的增收梦,还承载着创业者岳良双的浓浓桑梓情。
岳良双今年42岁,是马灌镇龙肖村人,1997年从重庆三峡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销售工作,年薪高达30万元。
2013年,岳良双在日本出差期间,偶然遇到以桑为原料的特色美食:桑叶生鸡蛋拌饭、桑叶茶、桑叶酒……这勾起了他对“桑”的浓厚兴趣。回国后,岳良双查阅大量资料,请教了不少专家和学者,在不断了解的过程中,彻底改变了他对“栽桑养蚕只为一粒茧”的传统认识。之后,岳良双萌发了回乡种植桑葚的念头。
“放弃30多万元的年薪,从沿海发达城市回到偏远农村,其实我内心有过挣扎,有过彷徨。不少朋友劝我放弃这个念头,但我就想试一试。”岳良双说,他是一个有家乡情怀的人,在外漂泊20多年,很想回乡照顾年迈的父母,创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说干就干。2014年,岳良双毅然辞去工作回到老家,流转土地600余亩,成立重庆创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桑之恋”商标,开始创业之路。
刚开始,公司所在地及其周边大都是荒山和撂荒地,交通、水源等基础条件很差。岳良双拿出所有积蓄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打通桑园与外界的连接道、开挖山坪塘、改良土地、修建园区作业通道、建设公司用房……随后,岳良双从江苏、浙江、台湾等地引进8个优质果桑品种,建成200余亩果桑采摘园。
为防止桑树长虫,又不想打农药,岳良双花了不少心思。他从当地养殖户陈忠继那里“请”来一大群五黑鸡、贵妃鸡,让它们每天在桑园“巡查”捉虫。岳良双介绍,桑叶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鸡饲料,吃桑叶长大的生态鸡和所产的桑叶蛋品质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
经过几年的发展,岳良双建成12亩流水生态桑基鱼塘,以桑养鱼,配套风情蒙古包、竹艺长廊、凉亭等,开设特色农家乐,让消费者享受采摘、休闲、垂钓、购物、农耕文化体验、儿童乐园游玩等于一体的综合生态农业旅游服务。
不仅如此,岳良双还积极提升产业附加值,在广西建成桑葚加工厂。他多次与镇村干部以及农业技术骨干到江浙等地实地调研,常年聘请西南大学、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以及市级科技特派员做技术总指导。同时,通过电子商务拓展网上销售渠道,让产品远销四川、浙江、上海等地。
发展期间,岳良双先后投资近800万元。如今,他终于有了回报:忠县果桑采摘园欣欣向荣,广西桑葚加工厂蒸蒸日上。每年在桑葚成熟期举办桑葚采摘节,吸引游客前来采摘桑葚和购买相关产品。仅今年桑葚采摘节就吸引3.5万余人前来游玩,纯收入近30万元。
在公司获利的同时,岳良双没有忘记乡邻。目前,公司带动50余人就业,带动200多名农民年均增收5000元。公司获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秀民营企业、科技型企业、市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