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枇杷黄似橘,又到了枇杷采摘的时节。台州玉环大麦屿鲜迭西坑村的蔡家岭上,已经长满一片漫山“黄金果”,等待香甜上市。
走进大麦屿蔡家岭的玉西果蔬专业合作社,只见白沙枇杷园里,一株株枇杷树层层叠叠,沿着山脊错落有致地分布排列,高山的土壤、光照使这些枇杷树长势喜人,单株的高度有近2米。
阳光尽洒果林,枇杷树的枝头上挂满了大小不一、青黄相间的果实,有的枝头更是“不堪重负”,被这满枝的“黄金果”压弯了腰。为了防止裂谷和病虫害,树上的不少枇杷还“穿着”一层薄薄的纸衣。随手摘下一颗成熟的白沙枇杷,掸开果壳上覆着的一层细细绒毛,包裹在外皮下的果肉白中透着些许金黄,入口鲜嫩多汁、美味香甜。
“这片枇杷果园生长的位置好、土壤好、阳光足,别看它个头小,但是甜度很高。”郭善斌是果园的负责人,他种植这片露天白沙枇杷园占地面积共200亩,有枇杷树2000余株,于五月初开始采摘上市,预计今年产量可达6万斤左右。
据了解,白沙枇杷是枇杷中的贵族,其特点就是果核小、肉多、营养价值高。价格虽然比普通枇杷高出很多,但口感甜美、入口即化、甜而不腻,并有清肺、止咳、健胃、帮助消化等诸多药用功能。
郭善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乐呵呵地说:“我种白沙枇杷也有八年多了,今年的果实特别多。虽然个头小一点,但胜在味道佳,希望广大客户过来采摘、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