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红超在猕猴桃基地。邛崃市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青年网成都4月19日电(隆敏 记者 李建军 通讯员 王亚姣) 邛崃市80后大学生袁红超和丈夫杨彬,毕业后放弃城市里的工作,回到家乡南宝山种植猕猴桃。夫妻俩从一开始的不懂农业,到如今双双被评为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他们不仅创造了财富,还带动周边数百农户种植致富,目前,他们种植的有机猕猴桃,产品出口欧洲,年产值超千万元。
袁红超的猕猴桃基地位于邛崃市南宝山镇天池村。登山远望,满山遍野的猕猴桃郁郁葱葱,已经缀满了米白色的小花。
2007年夫妻俩大学毕业,正准备开始一段新生活时,杨彬家中却传来一个坏消息,“1千亩猕猴桃销售额才28万,亏损200多万元。”眼看父亲已经无力经营,两个年轻人选择回家接下重担。
通过学习,他们发现传统粗放种植方式是一大问题。“都在使用除草剂,我自己肯定是不愿意吃的。”药学专业毕业的袁红超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下定决心,做有机认证。
猕猴桃树上已缀满小花。邛崃市委宣传部供图
2011年,他们的猕猴桃获得了欧盟GAP认证,成功出口欧洲,现在,他们的果园发展到1200多亩,年产猕猴桃700多吨,产值达一千多万元。
早在2001年,杨彬家就开始种猕猴桃,属邛崃最早一批种植户,此后附近的火井、水口猕猴桃种植户才开始种植。
“这么多人种猕猴桃,却没有规范的管理和销售渠道。为此,袁红超带头成立了邛崃市宏扬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服务的农户有500多户,猕猴桃种植面积7000多亩,年产值5000万元。”为更好服务种植户,袁红超夫妻俩还自费改建基地及周围的基础设施。
带动农户种植致富。邛崃市委宣传部供图
同时,袁红超还多次前往广州、上海等地寻找销路,现在合作社的猕猴桃不仅卖出了高价钱,并且根本不愁卖。正在打造自己的网站和微信平台的袁红超,下一步准备在微信做预售。“劳动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袁红超告诉记者,今后将继续扩大基地面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丈夫一起做一名快乐的农民。